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原创]女儿茶

海龟 发表于 2011-9-28 17:07:51 | 显示全部
终日喝茶,虽说古人贵能“温故而知新”,然而常规茶品喝得久了,究竟有些乏味。 喜新厌旧乎?非也![/left]
某影星于此曾有妙论,曰:“审美疲劳”。
眼看茶会将至,茶品之众,何以解忧呢?
于是乎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切齿挥汗间一支竹筒茶跳将出来—
哈哈!这可是个宝贝哪!
尘灰弥漫中,记忆的朦胧图景冉冉升起——
这茶是妻结婚时带过来的,算是横贯少女的青葱时光与为人妇的沧桑岁月暨跨越千年之纪的难得见证了。
恁些年了,不知这茶变化如何?
想彼时我等筚路蓝缕,一穷二白,形影相吊;观今朝已然茶行自在,三从四德,神仙眷侣
人情酵化,光阴陈酿。
或许“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任珍饼三千,先取一二饮之!
于是手拈一饼,巧笑嫣然,目光切切,征询妻的意见。
“那是我的嫁妆哪!我97年学茶艺时买的,10年啦!!!”
传说中的狮吼神功果然名不虚传,字正腔圆,声振云霄,颇得古风遗韵,得无绕梁三日乎?
“再不喝,虫可识货,眼看就吃完了。不如我们茶会泡了罢?”
“这倒不错。”飨友之用,妻向来慷慨。
这便要喝女儿茶了。
关于女儿茶,典故颇多。
如《红楼梦》第63回:……宝玉忙笑道:“今儿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一会子。 ”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说:“该焖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焖了一茶缸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这宝兄弟,女儿堆里喝女儿茶,真是好福气哪!
据《思茅志》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
这云南女儿茶,看来似乎不算有趣。
按古人说,女儿者,水之尤物也。茶者,山中嘉木也。水无木则不秀,木乏水则不蕃。
天布五行,大道转承,生克循环。
“木曰曲直”,“水曰润下”。
水木之间,水生木是也。
所谓“曲直”,木形也,乃树之轩邈参差之态。其俊茂成形,基本在于根柢,水者清润泽养乎其下也。
以茶论,木之菁华者也。其内力勃发,神气张扬,亦“曲直”之象也,赖何以成?水也!
由来茶水相依,茶寓体,水毓神,水茶涵蕴,粹以呈香,功至圆满。
女儿则世间至清净之物,温柔旖旎,美雅之所化身,正所谓上善若水者是也。于茶言,又有“从来佳茗似佳人”,“未饮已倾城”之句,尽得美善风流矣!
由是茶以女儿名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妙不可言,诚得其所哉!

群情激越,比兴已酣。
再看此茶,因时间隔的久了,厂家,店家,产地,制法已无可稽考。倒是茶虫们留下的一个个小孔和零落的虫灰写意了时间的痕迹。
无印良品乎?
轻启筒盖,岁月的迷尘幽然逸出——一股浓浓的竹香夹裹着茶脂陈化后似酥油一般的味儿,空气中影影绰绰似有了些许恋恋的怀旧气息。
吹却尘封,其饼油润黑亮,金毫显露。
取一片约7克,冲洗发酥,用建水陶壶冲泡。
汤色油润黄红,清澈透亮。香气中带有很强的中药陈味,悠悠绕鼻。入口,汤水细腻,粘稠圆润,气韵流转,有如丝般顺滑。

再泡青涩强劲转成了绵软醇厚,苦味淡隐,丝丝尚存。口中几许滑落,清泉徐徐渗出,甜意渐渐辗转,如涟漪般在口中荡开。其生津回甘不象新茶般踊跃如“井喷”,而是丝丝缕缕,缱绻绵长。
三泡后香存味淡,生津回甘如蛛丝般优柔隐隐,似乎吐气如兰,微嘘轻息都可能了断缠绵。
叶底转黄褐,微带沉乌。
噫,逝者如斯——

此种茶,是吃一片则少一片的。
天色渐暗,茶会散了。
桌案上杯盏寥落,茶筒伶仃横陈,虫蚀褴褛。
兀自竟有些伤感——
觥筹交错,茶消水尽,残叶独憔悴。却低眉,忆少年,白日梦回,无可奈何春去也。
陈饮甘怡,吐纳芬芳。
岁月的余香轻轻滑落唇齿间,胸中丘壑,珠玉锵然有声。
正是——
满筒女儿茶,一朝饕餮会。
都云饮者痴,谁解其中味?

评论列表 ( 评论3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pp1ll2mm3

    2011-10-13 03:07:34
    要不我崇拜你?行吗?  
  • wangyang0007

    2011-10-24 20:29:15
    哈哈 瞧你说的~~~  
  • 白菜班

    2011-11-17 00:04:43
    不对,就是碗是铁的,里边没饭你吃啥去?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