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福州洪家茶:百年身世感慨多

茶叶香 发表于 2014-9-15 18:43:35 | 显示全部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9月15日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福州茶市鼎盛时期,有六七十家茶行制作花茶,多分布在台江苍霞洲、福全社等地。其中,最大的三家茶行“洪怡和”“福胜春”“洪春生”都是台湾金门洪家开的,为苍霞洲茶帮之首。当时茶客有句口头语“刀牌烟仔,洪字茶”,形象地说明了洪家在茶帮中的知名度。

  洪家茶创始人洪天赏1859年出生,幼年移居福州学武习文,1878年开“洪怡和”商号,贩卖南北土特产及福建、台湾等地名茶。1885年,“洪怡和”商号改名为“洪怡和”茶庄。

  洪天赏在多年贩茶过程中,体会到福州的茉莉花茶最为独特,有冰糖甜味。他还发现,为保证茶叶质量和最大获利,必须自产自销,于是下决心自行生产制作茶叶。

  1885年,洪家茶第二代洪发绥在福州出生,1893年被洪天赏带往隔壁杨氏所开的“福生隆”茶行拜师学艺,1896年学成回家,帮助洪天赏筹建制茶工坊。当时恰逢轮船代替帆船,洪天赏面临航运业困难,同时自己制茶条件已成熟,于是结束航运业,转为茶叶制作和贸易。

  1897年春,洪天赏在福州后洲坞里祖厝开设“洪春生”茶庄(外界称坞里茶行),亲自负责全省各类茶叶贸易,而洪发绥则负责生产制作茶叶。此时,“洪怡和”茶庄继续营业,所制作的茶叶注册“洪”字商标,被人们称为“洪字茶”。

  接下来,洪天赏在厦门镇邦路开设“洪春生”茶庄分号,同时在福州祖厝周边购旧厝和空地,拟建厂房、住宅等。

  苦心经营50多年洪家三茶行成魁首

  到了1901年,“洪春生”茶庄的生产已颇具规模,除祖厝工坊外,还在现中选路福州市第三印刷厂内的一座二层房屋内(原百城印刷厂)设置了分工坊。“洪春生”茶庄的新厂房系二层砖木结构,占地逾两亩,为当时福州的一流厂房。后来,住宅和家祠陆续盖好,占地约9亩。其中,家祠(其土地现在安平小区内)大门上方悬挂的花岗石横额上的字是螺洲陈宝琛写的,祠堂大殿墙壁上挂有四幅当时福州的书法家洪亮写的卷轴,1955年1月20日被炸毁。

  1902年,洪发绥将“洪春生”茶庄更名为“福胜春”茶庄,取“福”字是纪念师门“福生隆”茶行,取“胜春”两字是要胜过带“春”字的几家老牌茶行。

  洪发绥颇具商业天赋,思维清晰,行动干练,常常一边与客人商谈业务,一边接电话处理业务,一边回复商业信函。

  为了选制和采购各地名茶,了解各地茶叶的生长及制作工艺等情形,洪发绥走遍了八闽。他将崇安武夷岩茶、正山小种,建阳水仙、白牡丹,建瓯矮脚乌龙,政和白毛猴、政和工夫,福鼎银针白毫、莲心茶、白琳工夫,福安坦洋工夫,安溪乌龙茶,潮州凤凰单枞等各地名茶以及本茶庄制作的“洪字茶”各类产品,通过福州“福胜春”茶庄,厦门“洪春生”茶庄,天津“洪怡和”茶庄、“洪发绥”茶庄,汉口和营口的“福胜春”茶庄等各地茶庄销往新加坡、印尼、美国、英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这些茶庄还代理全国各地的名茶。

  洪发绥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考察时,发现当地天气炎热,福建的白茶、莲心茶、茉莉花茶十分适合当地人饮用。他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宜的系列产品。

  经过洪天赏和洪发绥50多年的苦心经营,“洪怡和”“洪春生”“福胜春”这三家茶行终成闽台茶业之魁首。

  20世纪30年代洪家茶进入鼎盛期

  洪家人对近代茶产业的生产、运输、销售等进行了有益尝试,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近代茶产业商业模式的发展。

  1926年,为解决产销矛盾,洪发绥在台江苍霞洲靠江边地方(福州新安里新码头),收购“银钱制造局”旧屋一座及屋后靠江边的逾3亩空地,用来建厂房和住宅。1930年,占地逾两亩的四层新厂房建成(旧址为苍霞洲69号,现为江滨西大道285号),水泥结构,墙体厚48厘米,可以保证室内冬暖夏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保证茶叶质量的作用。其中,洪发绥参与设计的洪家茶楼在当时的福州是独一无二的,其天花板分为两层,屋顶为玻璃材质,里面则是可以推动的木窗,通过移动木窗调节光线,可以辨别样品茶的品质。

  新厂房投入使用后,随着时代进步和工业发展,洪发绥成立了从手工生产转向半机械生产的筹备组。厂里曾利用茶叶末制出便宜的即泡即饮方便茶,可以说是现代袋泡茶的始祖。

  洪发绥还设立了花茶研究室,聘请福建协和大学的王调馨教授,研究从花中提炼出香精的工艺。这一研究的直接成果是制成了不同香型的香水,并使窨制花茶工艺获得成功。厂里第一批生产出的四箱“夜来香花茶”得到同行的好评,可惜此茶因抗战停产。

  1931年,洪发绥将“福胜春”茶庄改名为“福州福胜春制茶厂”。通过洪发绥以及洪家茶第三代洪汝端、洪汝方、洪汝正、洪汝直等人的努力,洪家的茶产业更上一层楼,成为苍霞洲花茶帮之魁首和福州市工商业大户。

  1934年,洪家茶厂年产量逾四万担,有上千名员工。其中,制茶师傅有200多人,多数是福州市郊新洲金姓村民;拣茶女工有700多人,多数是台江区的妇女。

  当时,洪家茶进入最鼎盛的时期。洪发绥在日记中写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年终结账,自有资金621万元(不包括不动产及上海康元厂、福州电灯厂股票等),超过经营所需资金,应谋扩大经营或另谋资金出路。”当时的洪家茶已尝试现代商业连锁模式,在全国及东南亚、韩国等地设立茶庄和代理点共30多处。

  洪家茶不仅产销旺盛,而且因质量良好,多次在各项评比中获得殊荣。1929年,闽侯“福胜春”的“珠莲心茶”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特等奖;1930年,“洪字茶”获比利时世博会银牌奖章。

  在民国时期,洪家茶庄(洪怡和、洪春生、福胜春)遍布国内及东南亚,茶叶远销海内外,因此在茶客中享有“刀牌烟仔,洪字茶”之盛誉,深受社会各界及百姓的喜爱。

  1935年11月27日,由福州钱庄业巨商发起和组成的私营福州商业银行在南台(现台江)下杭路开业,洪发绥为首任董事长。他为了实现更大的梦想,在台江鸭姆洲(现瀛洲)购地30多亩,拟用其中的10亩建更大、更好的现代化工厂,剩余土地栽种茉莉花及其他花卉,作为实验基地。但是,世事沧桑,洪发绥的这一宏伟蓝图因日本的入侵而停止,后土地租给农民种植茉莉花,1951年土地交给政府。4 热衷慈善事业

  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洪天赏和洪发绥成立了“悦颐堂”,热衷于慈善事业,包括捐资兴办南郡公学(后改为下杭小学)、发动在榕的闽南籍商人捐资兴办南郡会馆、制药“止血枪刀粉”“感冒散”济急、为无家可归的邻里提供免费食宿、捐巨款赈灾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州多家钱庄存有大量茶庄的“死押”茶叶,但钱庄不懂卖茶。因洪发绥在商界信誉好,钱庄通过熟人找到他帮忙,通过各地洪家茶庄迅速把茶叶销掉。

  1930年,洪天赏在坞里老家去世。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已是福州知名人士的洪发绥为了避免被日伪拉去维持会任职,将茶厂关闭,带领全家50多人避难于厦门、香港等地。1946年,洪发绥在苍霞洲家中去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