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牟应书】贵州茶界泰斗牟应书:贵茶“绿宝石”之父

baiwenjie 发表于 2017-7-5 08:10:04 | 显示全部

牟应书个人介绍:

牟应书,男,1928年11月1日生于贵州绥阳县,中共党员。 1943年—1946年 贵州省立湄潭职业学校茶科专业毕业。1946年8月—1949年10月在解放前的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桐茶试验场任技术员,从事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油桐育种等工作。受普安县、印江县、罗甸县政府聘请为茶叶技术顾问,指导名优茶的创制工作,完成“上隆青芽”、“梵净贡茶”、“梵净翠峰”、“梵净雪峰”、“梵净翠芽”等五个名茶的创制工作,并荣获贵州省地方名茶、“中茶杯”特等奖、贵州省十大名茶等荣誉。

很多人与茶结缘,或二三十载,或半路做茶,很少有人像牟应书老先生一样,和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用他的话说,就是生命中只有茶。

贵州茶史上辉煌的一段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中央实验茶场建立,影响了中国茶叶进程的大师级人物刘淦芝、李联标、张天福、朱源林等云集湄潭。

今年86岁的牟应书老先生18岁起便在湄潭茶场工作。在当时,这样的一个“铁饭碗”无疑让很多人羡慕不已,而他却没有就此满足于现状。

“我在湄潭茶场工作了28年,每天的工作很累很繁琐,但是我从未抱怨过。我到多处去考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发现永兴镇是块种茶的‘黄金宝地’,就向农业厅的领导反映,最终获得了这块地的所有权。因此,省里面还成立了‘开荒队’,命我担任队长,这使我萌生了把茶当成一生事业来做的想法。”

也正是基于当初的这份执着和热情,“开荒队”变成了“永兴茶场”。从人工开垦到机器作业,永兴镇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美丽的茶园。

“今年去凤冈参加茶叶经济年会的时候,我还特地回‘永兴茶场’看了一下,范围没有变,现在政府把它打造成了‘茶海’的参观处。看到昔日的‘战果’变成了一望无垠的茶海,让我倍感骄傲。”说到这里,牟应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随后,牟应书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超强的技术,被省农业厅调到贵阳作顾问,而指导乡镇国营机构做好茶的重担也落到了他身上。“名在农业厅,基本在乡镇”成为了他那时的真实写照,就是这样的工作状态,一直伴随着他直到63岁退休。

“退休后,我就想着还是为贵州茶做点贡献,虽然年纪大了,早些年还因工作患上风湿,腿脚不好,但脑子还是可以用的,也还是能走能动的,在儿女的支持下便成立了‘春秋茶业’。”

“当年我们家并不宽裕,东平西凑才弄到了几十万的注册资本,我就想一定要为贵州消费者提供一些高品质的茶。”牟应书说。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春秋茶业”从一开始就以做“高端茶”为主,生产的名为“雀舌报春”等独芽茶品质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企业的利润也在逐年增长。

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牟应书却在1999年带领家族成员开始研发起了“一芽二、三叶”的大宗茶,这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呢?

“其实很多人都劝我,说生意挺好的怎么突然要转做大宗茶了呢?”牟应书说,当年的“雀舌报春”等春茶在社会反响度确实很好,但我就在琢磨,这样的茶不是老百姓能喝得起的,要让贵州百姓体会到喝茶的好处还是要从大宗茶着手。

就是这样一个“做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好茶”的想法,让牟应书开始了探寻大宗茶的旅程。

这个路程是艰辛的,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栽在茶园里、工厂里是他和几个儿女当时的生活状态,建基地、建厂房、投资引进加工设备,就这样边生产、边实验、边改进、边综合各地意见,然后继续改良……牟应书介绍,茶叶的香气、滋味、外形的塑造,每一个工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可以导致实验失败。他和儿女们3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最终有了回报,2003年,“绿宝石”诞生了。

也许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这款茶会有不一样的历史,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了,贵州大宗茶的时代已经来临,茶叶不再是名门望族的“奢侈品”,每个老百姓都能买的起,放心喝贵州茶了。

“‘绿宝石’通过多方评定,得到一致认可。不仅是专家的,还有消费者的。”牟应书带头研制的“绿宝石”是全国唯一一款用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原料制作获金奖的名优茶。这款在茶界革新性的名优绿茶价廉物美,对贵州绿茶在全国进行品牌铺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时的”绿宝石“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供不应求。政府、很多大型茶企都想要收购这个品牌,我们都没有同意。”牟应书说。

“直到前两年,我深刻认识到‘绿宝石’要想有更广阔的发展,单靠我们这个私人企业是不行的。”牟应书回忆:我一开始怎么想都想不通,自己辛苦研制的产品就要拱手让人,但基于贵州茶整体的考虑,我退让了。

从他的一席话中,记者感受到,“绿宝石”就像牟应书的孩子一样,从无到有,细心栽培。而他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不得不“忍痛割爱”了。来源:品茶

“贵茶公司有雄厚的实力能够建基地,引进更先进的设备。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种原料一般的茶叶要想做出好的品质,加工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我们无法投入这么多。”

“事实证明,‘绿宝石’到贵茶之后确实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我的儿子牟春林也在贵茶公司当顾问,我们一同齐心协力将这款茶推广出去。”牟应书说。

现在,“绿宝石”也作为《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主打品牌之一,走进了更多百姓的家中。

“我现在看到‘绿宝石’有这么好的发展也感到非常高兴,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我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却也能帮忙出出主意。”牟应书笑着说,做了一辈子的茶,现在要闲下来反而不习惯了!

这个老茶人,将他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贵州茶,他成就了“绿宝石”,也成就了贵州茶。不得不说,这是贵州从事茶叶经营者的榜样,更是贵州的幸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