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走笔谢湫洳寄婺源绿茶

安溪茶叶 发表于 2012-7-4 15:05:16 | 显示全部
“婺源新茶到货,口感鲜甘甜活。采于向阳半坡,数量实在不多。涤烦解闷请上座,且饮一杯再说。香如故,今非昨,含英咀华把佳茗啜。莫道凡尘俗事扰,烦恼抛向九天落。闲儿了手,喜上眉哟,曾经魂牵梦萦思量过,如今呼朋引伴前来索:店家,还楞什么!”落款是“信丰祥茶业”。同样是让人分享明前茶,南昌茶友湫洳兄在前几天发来的这条短信颇具新意。
湫洳兄是“信丰祥茶业”的老板。这条短信既赞扬了清明前采摘的婺源茶,又力邀茶友前往“信丰祥”品尝。湫洳兄接二连三给我发了三遍,意在让我修改他原创。但我不懂词曲,让湫洳兄有些失望。然而,这条短信泛起我对婺源茶垂涎欲滴之心,可惜,千里之外的我如何去品茶?于是我回短信颇为调侃道:“这首散曲茶味甚浓,广告味也浓,为了不辜负好意,烦请快递寄新茶一两。品后再发表意见。”
但话又说回来,湫洳兄如此呼风唤雨般地让我品味新茶,岂有不肯寄茶的道理。想不到几天后,一两“婺源翠芽”新茶如期而至,虽无“白绢斜封三道印”,但似“开缄宛见‘湫洳’面”,快哉!果真是一两,真吊人胃口,可转念一想,凡事不可太贪,一两茶是心意,况且,这可是“先春抽出黄金芽”的明前婺源翠芽啊。
说起天下闻名的婺源茶叶,就得先说说神秘的婺源。婺源之所以被冠以“中国最美的乡村”,在于她犹如“未出阁的江南少女”,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竹翠绿,满山茶香,一切显得那样的原始,给人以无限遐想。2005年8月,我来到婺源上晓起问茶,真正让我领略到婺源茶乡以其山、水、亭、路、涧、石、树、村组合的自然景观,有一种“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以及“古、幽、静、洁、美”的感觉,显示了茶与生态的韵味。据史料记载,自宋至清朝,婺源有仕宦2665人,著作1275部,选入《四库全书》的居然达到175部。究其原因,我以为,茶助文思,是婺源人喝茶喝出了文采,品出了雅韵。关于对婺源的种种遐想,我在五年前就已落笔在《婺源神姿,古村茶韵》的感怀之中。
婺源绿茶,古已闻名。陆羽《茶经》有言:“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考唐《膳夫经手绿》中说:“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齐间,人皆尚之。”《宋史·食货》中说:“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今浙源),龙兴之黄龙、双井,皆为绝品也。”就连老外威廉·乌克斯在他的《茶叶全书》里评价道:“婺源茶不独为路庄(外销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可见这婺源绿茶确有不同凡响之处。此次重新见到婺源茶,勾起我对它久违了的那份情结和思念。
打开湫洳兄寄来的“婺源翠芽”以玻杯中投冲泡,但见色绿泛光,茶型匀整,轻呷一口,香气清浓,滋味鲜爽而厚实。其茶汤大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疑碗面”的美感。虽无古代煎茶时盏碗的“白花浮光”,但也不乏有舞动杯中“色绿泛光”。透过玻璃杯,仿佛让我看到了婺源的山水,闻到了婺源的书香,听到了婺源的诗歌,踩到了青石板铺成古老的运茶驿道……再呷一口,便有了“日落泉响人忘归”的流连忘返意蕴,岂不是我又来到了婺源?
看到湫洳兄寄来的新茶,便想起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卢仝“七碗茶”可通仙灵,湫洳“一两茶”虽未及“文字五千卷”,但七杯过后轻轻发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去了。(舒曼于3月28日石家庄清茗斋)

评论列表 ( 评论5 ) 显示全部 正序浏览

  • vcne0792

    2012-7-6 09:40:39
    我在顶贴~!~  
  • 禅毅天

    2012-7-6 03:25:40
    家财万贯还得回很多贴哦  
  • xq_fengtao

    2012-7-5 21:50:39
    我在努力中  
  • obds

    2012-7-5 07:14:03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 cdk1

    2012-7-5 01:21:11
    看看..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