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西湖龙井万元一斤 茶农却喊挣不了钱

茶叶网 发表于 2012-4-7 15:57:52 | 显示全部
 虽然西湖龙井高达万元一斤,但茶农的收入并未水涨船高。
  清明节刚过,眼下正是第一批西湖龙井上市的时节。新茶上市的广告随处可见,实惠价格却遍寻不着。大大小小的茶叶店内,西湖龙井不论等级均难逃“万元一斤”的价签。有市民为了买到正宗西湖龙井,听说今年产区的收购价在3000元左右,不惜托熟人层层介绍,打“飞的”赶去200公里以外的杭州西湖龙井产区找到当地茶农现炒现买。
  面对贵过黄金的市价,不少上海市民犯起了嘀咕:上万元一斤的龙井,没有熟人介绍,有多少人敢买?这些万元茶叶究竟贵在哪里?日前,记者前往西湖龙井产区之一的杭州梅家坞茶田保护区调查三千元收购价扶摇直上“破万”的过程。
  炒茶工一个月开价6000元
  四月四日清明节当天,记者一早从上海出发,辗转到达距离杭州城区20公里的梅家坞茶田保护区时,已接近中午。
  在满目绿山环绕的茶田保护区内,记者沿着村民自家开设的茶楼门牌号一路前行,抬头望向茶楼背后的翠绿茶田。头戴竹帽、身背竹篓的采茶工人仍然在茶田间紧张忙碌,一顶顶竹帽粗粗数下来,平均每亩茶田大约有3-4名采茶工。
  午饭时分,几个采茶女工结伴下山,记者跟她们聊起了正在进行的“春抢”。
  原来,这几位采茶女工都来自安徽蒙城,3月25日梅家坞茶田开采前两天,她们坐着村里安排的大卡车来采第一批新茶。
  记者好奇地凑近女工的竹篓,看到里面装了大半篓的嫩芽,一位采茶女工见状笑着告诉记者:“这是青叶,别看现在有大约5斤的样子,炒成茶叶不超过3两。我们从早到晚采一天的青叶,到了炒茶工那里也只能炒出6两左右的毛茶。”
  年过五旬的梅家坞村民老周对记者说:“我们家加在一起大约7亩茶田,3月25日开采到现在,一家三口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请了30个采茶工人和1个炒茶师傅包吃包住,一直要忙到第一批毛茶出来为止。市面上的龙井新茶要卖一年,但我们要在20天的工夫里做完一年的茶叶。现在茶叶越来越难做,茶户已经不做秋茶了,炒完这一季春茶就守着茶田等来年。”
  向多位村民打听下来,记者发现,梅家坞今年的第一批龙井新茶收购价为3000元,与去年相比涨了近300元,但村民对涨价却并不领情:“收购价涨到3000元一斤,我们也挣不了钱。家里基本只有一个孩子,每年要请那么多采茶工,工钱已从10年前的20元一天涨到100元一天还要包吃、住和往返的路费。去年请一个炒茶工,月工资已经开到6000元,今年肯定还要再加钱,而且越来越难请,这些费用10年翻了5倍。”
  纯手工与机器炒茶价格差一倍
  跟随老周的指引,记者找到了梅家坞村组长朱小标的家。堂屋内,年近六旬的朱老伯正坐在偌大的炒锅旁忙着炒茶,旁边的机器轰轰作响,青叶在机器中上下翻滚。
  记者依着炒锅坐下,朱老伯一边低头娴熟地捻着炒锅里的青叶,一边说:“正宗的西湖龙井不仅贵在少,最贵的其实是人工。从十斤青叶的人工采摘,到机器“杀青”,人工翻炒出六两毛茶,耗时长达三天。”
  “在开采季节,有些茶树上的嫩芽熟得快,必须当天采完。现在人手这么紧张,有的农户为了抢时间只能买来机器翻炒。纯手工翻炒与机器翻炒出来的茶叶,在收购价上就能相差一倍之多,如果机器炒茶是3000元一斤,纯手工的就要6000元。”朱老伯对记者说:“我18岁就跟着村里的大人学炒茶手艺,手工炒出来的茶叶棵棵都用手捻平,凭肉眼仔细对比挑出大小整齐,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的茶叶能喊出2万、3万一斤,沸水冲泡,每一粒都整整齐齐地竖在水杯里。”
  记者了解到,作为西湖龙井的产区,梅家坞茶田保护区共有500多户茶农,1000多亩茶田平均到每户人家,毛茶的年产量也不过200斤。而每户茶农每年用于每亩茶田人工锄草、喷洒农药等维护成本的开支就在6万元左右。除去采茶、炒茶等外包出去的人力成本,茶农的收入并没有随着茶叶市面价格而“水涨船高”。
  “四六分”的商场扣点成直销“拦路虎”
  朱老伯对记者说:“我们农户手里的毛茶大多被茶叶公司收走,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卖给客人,但过来的客人几乎全是托亲戚朋友介绍找过来的,大多是一些企业的老总。你要知道,三千元一斤只是收购价,一批毛茶到了茶叶公司手里还要在色泽和平整度上再过筛和精加工,在这个基础上,这批毛茶被定成5000元、8000元和1万元的市场价。”
  那么,叫价一万元的西湖龙井新茶从茶叶公司手里出去,就能如朱老伯所说有最少2000元的利润在里面吗?
  听说梅家坞村民自创了“卢正浩”、“梅竺”两个茶叶品牌,记者决定上门一探究竟。负责人胡明告诉记者:“5年前,我们自己品牌的茶叶进到了上海虹桥的一家商场,当时跟商场签了优惠协议,这是我们自己的直营店。但是我们不会再开第二家了,商场扣点费实在不是一般农户和茶叶经销商可以承受得起。加上税费和进场费,算下来,开一家茶叶专卖店的收入要跟商场四六分。”
  另外,胡明还报给记者一组数字:“西湖龙井共有狮峰、龙井、梅家坞等9个茶田保护区,每个保护区又按照开采时间分为一级与二级。9大产区一级保护区的茶叶加起来一年也不过18万斤,其中超过10万斤已经被茶农、茶商的亲戚、朋友通过熟人关系介绍购走,最后大约有6万多斤才流通在市面上。”
  “梅竺”龙井炒茶中心的负责人孙女士对开设茶叶专卖店也是“敬而远之”:“现在商场进场费那么高,算上专卖店员工工资,全村村民一年的成本加在一起都还不够开一家专卖店。”
  万元西湖龙井有价未必有市
  采访过程中,孙女士更是直言不讳地“炮轰”目前专卖店里动辄叫价上万的做法:“龙井茶叶的确是物以稀为贵,可贵到脱离实际消费,想喝茶的买不起,真正喝茶的又不用买。茶叶的价格根本没法用理性来形容。”
  从梅家坞回到上海后,记者来到闸北区大宁茶叶批发城,几乎每家店铺都贴出了“西湖龙井”、“春茶”上市的广告。记者随意走进去几家,家家都宣称自己的茶叶产自西湖地区。
  在一家经营梅家坞龙井专卖的茶叶店里,一位抱着小孩的年轻父亲正在打听新茶价格,老板娘温女士热情地招呼他:“你需要多少价位的?是自己喝还是送人?我们这里3500元/斤的、5000元/斤的都有。”这位父亲立马回答说:“我自己尝尝鲜而已,喝200多块钱一两的就足够了,有吗?”
  温女士露出一脸无奈的笑容:“有200多元一两的,但实话告诉你,要么是去年的陈茶,要么产地是杭州以外。”
  看着客人摇头离开,温女士对记者叹了口气:“没办法,西湖龙井已经不能用价格来判断真假。即使是上万元一斤的也很有可能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大多数想喝茶的客人也不会花这么多钱来买,即使要买,也会想办法找人买到放心的茶叶。”
  支招
  察“颜”观“色”甚过双重防伪标志
  专卖店里,这时进来几位操着浙江口音的经销商要求看看温女士放在玻璃冷柜中新进的茶叶。
  温女士从冷柜中拿出一份牛皮纸包的龙井,指着上面的2个防伪标志向记者说:“今年杭州市质量监督技术局又新出了一个防伪标志,刮开来有生产批号,消费者基本可以通过包装外的2个防伪标志识别龙井茶叶。一定要贴有2个标志才是真茶叶。”
  温女士介绍说,所有的防伪标志都是茶叶经销商从杭州质监局那里申领。经销商从茶农那里收购茶叶后,拿去质监局称重开包检验,合格后根据茶叶的重量拿到相应数量的防伪标贴。
  一位经销商听到温女士教记者用防伪标志识别茶叶,饶有意味地笑道:“防伪标志也不能真正防假,识别茶叶还是要靠自己看,自己品。”
  这位经销商抓过三捧茶叶摆在记者面前,对记者说:“真正的梅家坞新茶并不是全部翠绿,色泽虽然翠绿但略微泛黄。跟其他产区的龙井相比,形状扁平而且偏细偏小。龙井新茶喝下去,喉咙里会有回甘。目前市面上充斥的假龙井大多‘卖相’好看,颜色碧绿,但只是喝第一口,茶味浓烈,没有任何甘甜的回味。”
  答疑解惑
  开采日后25天都是第一批新茶
  目前各家茶叶专卖店推出的新茶无一例外地打出了“明前茶”的卖点,更有商家拿“雨前茶”口感偏差的“行话”来说服消费者购买。
  记者了解到,明前茶、雨前茶是杭州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业内人士指出,用清明前后来定茶叶的批次已是“老黄历”的做法。气候逐年在变,每年的茶叶开采期都在延迟,今年梅家坞地区的第一茶叶开采期在3月25日,去年在3月20日,前年则在3月17日。农户如今根据茶树嫩芽的发芽日期来定开采日,一般开采日后25天采摘的茶叶均为第一批新茶。上世纪80年代,茶科所的研究员接到梅家坞茶艺中学师生的反映,将茶田保护区内早发芽的几棵茶树扦插过后可以增产。研究员在经历了43次试验后,终于改良成功,才有了如今市面上第一批“龙井43号”的“明前茶”说法。

评论列表 ( 评论4 ) 显示全部 正序浏览

  • 距离.

    2012-4-9 00:49:13
    佩服佩服啊.  
  • 无钱冇事

    2012-4-9 00:49:13
    家财万贯还得回很多贴哦  
  • 豪仔仔

    2012-4-8 14:02:55
    不错,支持下  
  • leon9601

    2012-4-7 21:47:32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