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茶道:空寂之美

爆米花 发表于 2012-5-7 11:06:54 | 显示全部

    空是没有杂念,非常安静;寂是简单,直指本质。甚至于带点凄凉味,“空寂”就是这样的情景。塞外荒漠、绵延一望无际的山峦、夜晚路灯加上孤独老人牵着一只不听话的小狗,都是空寂图片。你说火车站满坑满谷的返乡人潮、一根枯木也是空寂,没有错,跳上云端看。是另一番空寂。
    茶汤喝来给人们的感受是清平,甚至于空寂的,这不是说将茶泡得清淡的意思,而是茶汤中普遍存在的苦涩味。它不一定显现得很强烈,但在各种的茶类中多少隐藏了一些,这一些就将人们的情绪沉淀了下来,喝久了,甚至将喝它的人带进空寂的境界。这股茶味,这番茶情或许在陆羽的时代就被喝了出来,所以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才特别提到“精”与“俭”两字,精就是精炼到最本质的部分,俭就是去掉可以不要的东西。
    修禅的人当然也是最容易发现这个秘密,茶汤的宁静,甚至于空寂,正是修禅所要的境界。于是喝茶、修禅就结合在了一起,“茶禅一味”之语也因此产生。茶文化被禅僧们带到日本后,这份茶里空寂被日本茶人看上,并逐渐放大完善,完整地呈现在日本茶道上。现在我们听到的“草庵式茶席”、 “四叠半茶室”、 “数寄屋”、“佗”等都是这个茶境具体而多样化的应用。
    茶味也不只是苦涩,还有的是华丽与甘美。喝到一杯绿茶就像踏上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喝到一杯大红袍就像进入了一片森林,喝到一杯白毫乌龙就像到了玫瑰花园,喝到一杯红茶就像看到秋天变红了的枫树林,喝到一杯普洱茶就像来到了一座深山古刹。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世界在苦涩味的压阵之下变得理性了,变得是与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的审美对象。这个理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空寂,欢乐不会乐得生悲,悲哀不会哀得痛不欲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被司马昭赐死,行刑之前索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三千在场为他请愿的太学生叹曰:《广陵散》从此绝矣!这是空寂。
    茶的空寂让它涵养了许多文化、艺术、思想的内质,它不见得是小孩喜欢的饮料,然而是大人们可以喝它一辈子的伙伴。试着除掉它的苦涩,换上甘甜,很快地许多大人都将弃它而去。茶的香气也是令人迷恋的地方,不论是不发酵茶的菜香、轻发酵茶的花香、重发酵茶的果香、全发酵茶的糖香,或是后发酵茶的木香,丰盛而多采,但是在众香国里。它有不群的孤傲之气,它的香气再强烈,仍不腻人;它的香气是君子,淡如水。这“不腻人”、 “淡如水”就是茶性空寂使然,至今无人能以人为的方式调配出任何一种茶的香气,这是茶“和”、“同”之间的一种风骨,仍是它“空寂”审美的表现。


评论列表 ( 评论2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绿豆宝贝

    2012-5-8 02:29:03
    做一个,做好了,请看  
  • lzeraser

    2012-5-8 22:32:58
    希望大家帮我把这个帖发给你身边的人,谢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