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默认红色 灰蓝 淡绿 青色 咖啡色 蓝色 黄色 紫色 淡黄

四川的茶文

茶百居 发表于 2012-4-3 18:21:16 | 显示全部
  四川民间文学中的茶俗文化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人口众多,除汉族之外,还有彝、藏、羌、苗、土家等,民俗现象纷繁复杂。“天府之国”核心的四川盆地,又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是我国栽培茶树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人在其农耕劳动、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俗,日常交往的社会活动中,产生、流行了为人们沿习和传承的民俗茶俗。
  四川民俗茶俗现象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四川民间文学中的古蜀神话、各种传说、故事以及民间歌谣、谚语、《竹枝词》、方言、歇后语的洋洋大观,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世代流传的语言艺术结晶。本文仅以四川民间口头文学文艺流传的茶俗文化,作一个横截面的实录,概述四川民间文学中茶俗文化。
  一、 文化起源神话--神农吃茶
  都江堰(即灌县)市是四川西路茶的主产区,历史悠久。在当地民众中流传着神农时,人们在树木里啃野兽肉,弄得肚皮发胀。一天,神农睡在树脚下,吃了从天上掉下来的水水,肚皮不那么胀了,他伸手捋把叶叶来嚼很涩嘴,却可消饱胀。从此就有了神农尝百草得“涩”而解毒的神话。这个反映自然天象的神话,表达了人们对神农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还存有唐代石刻神农像,祠祀至今。
  二、 四川名茶的传说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产茶而著称于世。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峨眉山、青城山、鹤鸣山盛产名茶,并与宗教结缘,民间流传着很多名茶的传说。
  1、“仙茶”的传说
  相传(西汉)末年,邑人吴氏理真,在蒙顶山即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采制成茶泡饮能治百病,七株茶被人称为“仙茶”,后来取名为甘露茶,茶树历经一千多年,七株“仙茶”,在蒙顶山现存的(汉碑)和(明清)两代石碑上均有记载。
  2、鹤鸣仙茶凝如鹤
  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的大邑县,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称谓,丘陵山地层层茶树似海浪,棵棵青茶绿如涓滴。
  据传,道家张三丰在鹤鸣教书时,听人讲鹤鸣山的茶唯白鹤停歇过的那棵才是好茶。三丰找到歇过白鹤的茶树并打上记号,第二天采下树叶制成茶,抓一点放进碗里,用开水冲泡后,看见茶叶漫漫张开,变成一只一只象在飞的白鹤。突然从茶碗中飞出一只,变成一个童颜鹤发的老头,飘然不见了。三丰就采这棵茶树籽,种遍鹤鸣山,制成茶不献官,却把茶叶分送给山民,治好了不少人的疑难怪病。后来,老翁度张三丰成了神仙。鹤鸣山茶被朝廷饮定为贡茶。
  3、雾中山茶和八功德水的传说
  [清代]有位皇帝,三十多岁头上长出几根白发,令御医在一年之内主其白发转青,不然,要砍头问罪。御医用尽药方,仍不见效。有天晚上,他梦见一个和尚指着西方,比着“八”字。经僧人解梦,是说西方道教圣地西蜀晋原县(今大邑县)开化寺后山上长的茶树,制出的茶叶能除病益寿,“八”字指山那股八功德泉水。泉水泡雾山茶,皇帝喝了,白发就能转青。御医照此办理,服用后,果然白发转青。皇帝册封八功德水为神水,御定雾中山茶为贡茶。[宋代]诗人陆游在蜀州作官司时品尝此茶,赋诗一首“少逢重九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式雾中茶”。[明代]新都学者杨升庵赞此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的特点,因此为名。

评论列表 ( 评论8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re58

    2012-4-4 12:41:28
    楼上的稍等啦  
  • 温迷

    2012-4-4 18:14:05
    人气还要再提高  
  • 苦命的泥鳅

    2012-4-4 19:56:45
    是楼主原创吗  
  • 苦命的泥鳅

    2012-4-4 19:56:45
    加油啊!!!!顶哦!!!!!支持楼主,支持你~  
  • 创美srm

    2012-4-5 01:02:30
    厉害!强~~~~没的说了!  
  • Chris-Lo

    2012-4-5 08:43:02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 没事来看看

    2012-4-5 13:52:54
    哥最近喜欢上了顶贴,因为,如果帖子火了,那有哥的功劳。如果帖子被顶沉了....哥也会很有成就感...因为是哥搞沉的~~大家切记~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