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香 发表于 2016-4-20 17:14:59

信阳毛尖卖疯了 这些茶农还在坚持“低效率”……

   四月的茶乡,一片灯火通明。□东方今报记者 王姝/文 章继军/图

“十二个制茶师,十道工序,只为一杯好茶。他们效率很低,但他们愿意坚持。茶农——苦甜相伴的一生。”4月5日凌晨,信阳市董家河镇车云山村的伍温馨发布朋友圈,记录父亲伍德军和炒茶师傅们手工制茶的现场。

    ?传统工艺打造精品毛尖

    春,来车云山寻茶。

    车云山海拔超过700米,山上茶园万顷、云雾环绕,山中鸟鸣声声,山下泉水潺潺。

    山顶上,伍德军的茶厂十分热闹。伴随着炒茶的哗哗声,浓郁的茶香蔓延到屋外。伍德军正对烧锅的师傅喊话:“八号,锅有些热啰!”“知道啦,已经减柴火啦!”那位师傅隔着墙回应。

    “炒茶要经历‘生锅’和‘熟锅’,第一次温度要达到一百多度,主要是杀青——蒸发水分、风干茶叶,第二次将温度降低到九十度,用手炒茶,主要是为茶叶塑造形状、提取香味。”伍德军向记者解释。

    用手试好铁锅的热度后,伍德军将筛掉杂质的茶叶放入锅中,先是用茶扫帚上下翻炒,炒熟后改为顺时针旋转翻炒,茶叶开始逐渐成条。随后用手不断沿着“V”字形将茶叶拾起、拧条、撒落。炒制成熟后,茶叶被放在灶台的“炕篮”上翻动,以便烘干和定形。其间需要将茶叶放凉再复烘,防止烤焦。

    碧绿色的茶叶,在翻炒、烘干中成型、成条,香气缓缓入鼻。

    “传统的手工制茶可以让茶在较高温度下杀青、成条,汤色透亮、味道浓郁,”伍德军一边端详着手中的茶杯,一边说,“做茶每一步都要谨慎,做坏的茶叶掺一点就会毁掉所有茶的品质。”

    初尝清香略苦,细品甘甜压舌,回味口感清爽。这些伴随着春雨、春光、归燕、花开长起来的东方树叶,赋予无限美好的味觉冲击和精神享受。

    ?茶山小伙带富一方

    董家河车云山是信阳市重要的产茶区,种茶历史悠久。高山温差大,在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综合作用下,茶叶内质营养丰富,无需肥料和农药,自然生长。从唐代的朝廷贡品,到近代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90年代的“国家质量金奖”,这里所产茶叶以“外形细、圆、光、直、白毫显露,内质汤清、色绿,香度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饮誉中外。十来岁的伍德军跟着父辈炒茶,家中的茶园也从四五十亩发展到数百亩。“当年信阳老品种旱茶,后来引进乌牛早、白毫早,期间农业专家又来帮助改良,质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伍德军介绍。

    走过统购统销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农们的茶叶生意情况悬殊:茶叶是好茶叶,生产标准不一造成口感差别很大,再加上营销手段、销售渠道限制,有的茶农茶叶不够卖,有的却卖不出去。

    2001年,伍德军注册成立“车云山顶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号召村里的茶农把自家的茶叶集合起来,商议制定每个工序的标准,用同样的工具炒制。这些师傅都是炒茶世家,又是邻里,一起劳动时互相切磋成为习惯,各自为政变成了抱团发展,合作社炒至的信阳毛尖,分别在2014和2015年获得了全国名优绿茶质量评比的金奖和特别金奖。

    炒坏了的茶,坚决要扔,在茶叶的问题上,一向好脾气的伍德军成了倔脾气。春茶销售季,他忙着招呼各地赶来的客户,当年大家的茶都卖掉了。随后,合作社成员从几人增加到一百多人人,茶园面积也达到两千多亩。合作社的朱师傅,过去茶叶卖不出去,房子破旧没钱修理,如今盖起了新房子。

    ?父女联手打造互联网+茶叶

    在伍温馨眼中,父亲是地地道道的“茶痴”。儿时她曾握着父亲长满老茧的手,问他:“爸爸,你的手在热锅里炒茶,不热吗?不疼吗?”伍德军则爽朗地笑着说:“咱炒茶人早就练成‘金刚不坏之手’啦,不怕烫,不觉得疼!”伍温馨说,“上山巡茶”是他的最大爱好,每年春茶炒制时更是长期处于兴奋状态,生病发烧还不忘念叨着。

    2015年,伍温馨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看着父亲的茶产业越做越大,想着利用美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为他助力。她别出心裁地为茶叶设计了定制版的小包装,又学习电商知识,为茶厂开设网店,并加入了阿里巴巴产业带。

    4月8日,第六届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大会在信阳召开,伍温馨参与会中,学习相关知识。“互联网+时代,相信信阳的电商与茶商们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局势。”她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信阳毛尖卖疯了 这些茶农还在坚持“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