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消费新模式商业计划书
茶消费新模式商业计划书赵 椿
中国人泡茶(以下均指绿茶)都是在家里或固定工作场所进行的,要从精制密封的茶叶罐中取一撮,倒上热水。这使得城市公共场所、流动场所的人们难以消费到便利的热茶。
茶饮料有弥补这一缺陷的意图。但微量茶多酚与水配制的茶饮料,只能感觉到一点茶的味道,完全得不到茶的清爽、提神等诸多功效。
离家外出的人,回味家的感觉,往往是一杯清醇的热茶,一张舒适的沙发,一桌熟悉的饭菜。难道公共场所、流动场合真的永远品尝不到在家的清爽热茶了吗?
下面的商业计划将完美解决这一个问题。
茶受到全世界的欢迎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茶的消费仍然没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完美的契合。中国茶叶仍然沿袭传统的加工炒制,存放始终是密封但时时要打开的茶叶罐。日本抹茶保持中国唐代传统工艺,质量上乘,消费日益扩大,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很多了解日本抹茶的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式泡茶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却找不到推进这一变革的着力点。下面这一商业计划将发现这一着力点,并充分利用这一着力点引导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茶消费变革。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新茶最好喝,价格也最贵。因为茶非常容易变质。即便在现有密封技术条件下保存,一年以后的味道也与新茶相差很多。这是影响茶消费的根本因素。也是从古代延续至今,未被现代技术妥善解决的最大问题。
本商业计划对此问题有一个完善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法,使其在保质期内(1-2年)始终保持新茶一样的品质,始终清香如新茶上市。
这一新技术就是:收购茶青,用微波杀青、干燥,然后研末,再压片铝塑复合隔光密闭包装。
仅仅上述技术创新,也能获得许多商业利润。但不能阻挡同类公司用同样的方法赚钱。因此赚的是小钱。而由技术创新引发的未来人们茶消费模式变革,其中的蕴含的巨大商机,广阔市场,巨大品牌、资产,丰厚利润……能否分到羹,还是未知数。
本商业计划则是利用技术创新将给人们带来的消费变革,瞄准消费变化带来的巨大商机,塑造一个品牌,创造一种全新消费模式,及商业零售模式,从而建成一个从茶加工一直到零售的巨型的类似可口可乐的品牌企业。可口可乐喝了口臭,而茶喝了口气清香;可口可乐没有浓淡区别,茶则有清茶清爽,浓茶提神;可口可乐无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茶则抗氧化抗衰老,保健养生;可口可乐清凉解渴,喝茶四季皆宜;……
投资、产销、财务计划:(此部分我缺乏经验,纯粹抛砖引玉)
1、
第一年,茶叶加工,设立十余个 茶片生产厂,年产 茶片200吨,约5000万片(200000÷0.004=50000000)。刨去促销成本,争取销售4000万片,实现销售收入4000×1=4000万元(定价一片1元)。全国机场、地铁、省直辖市火车站等候车厅设立促销零售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附近设立连锁加盟零售机。同时向大型超市铺货。电视广告引导消费。
促销零售机:大型饮水机+茶片分取器+一次性杯+平面流媒体+宣传单(订购卡)
十余个茶片加工厂投资约500万元,(设备投资分三年付清)。促销零售机设计制造约1万台,约500万元。原料采购约2500万元。广告,约5千万。物流配送成本,……第一年投资约1亿元。
2、
第二年,增建茶厂30-40座,产量争取1000吨,2.5亿片。在将第一年促销单位变成零售单位后,促销机向市级转移。争取各级政府采购订单,企业团购等。实现销售额2-2.5亿元左右。
投资,1亿元。
3、
第三年,继续增建茶厂,扩大产能。销售重点,开始向海外推广。争取年销售额5亿元,实现盈利。
总投资:2-3亿元。三年争取实现盈利,5年收回投资。
电视广告要与加工产量相匹配。早期主要采用零售机自带的流媒体广告。
主要市场打开后,原料订购加工所生产的产品产量要与市场需求量相匹配。其中前者更要前瞻性发展、拓广。
目标:争取几年内,全国流动场所、公共场合都有零售热茶方便取得。国人茶消费多数采用**茶方式。彻底改变中国泡茶麻烦、茶质不高的状况。开创茶消费新模式。每年实现销售额几十到几百亿元。
商业的精髓在于便利大众,并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新商业模式必然会对现有商业企业发生冲击。本商业计划运作以后,很可能造成现有茶叶加工、贸易及相关企业市场萎缩,利润下降,甚至关门倒闭。
本着“来自公众,便利大众”的**茶企业文化,本商业计划特邀请现有茶叶加工、贸易及相关企业加盟,共同创建这一现代“**茶有限公司”,及早上市并走向全球。
该茶及公司已取有将享誉内外的名称、品牌,因涉及公司秘密,暂不透露。
收藏 分享
dddddddddddddd 真是佩服得六体投地啊 小心大家盯上你哦 这个贴不错!!!!!看了之后就要回复贴子,呵呵 你你你你 呵呵~~~~别这样哦..... 加油啊!!!!顶哦!!!!!支持楼主,支持你~ 照你这么说真的有道理哦 呵呵 不进沙子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