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地批发 发表于 2013-2-20 15:17:07

福鼎白茶的历史(下·建国后)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2月19日讯:新中国成立后,福鼎茶厂与福鼎茶叶收购站都一直坚持收购、生产白茶,供中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出口换取外汇。由于场地与气候的原因,白茶产量很低。茶农有一句常用的话“辛勤不解天气变化”,有时一场春雨,会使正在萎凋的白茶全军覆没,加上基本上以日光萎凋和手工为主生产,工业化程度不高、产量低,但价格很好。据《宁德茶业志》载:“1950年12月,中茶公司华东公司对红、绿毛茶中准价的规定:福建的红毛茶平均不超过每50公斤3石大米,绿毛茶每50公斤2.4石大米,白茶每50公斤12石大米……”可以看出,白茶价格是红茶的4倍。

  上世纪50年代,福鼎以生产白琳工夫红茶为主,当时红茶出口苏联,1958年,中苏关系紧张后,生产红茶改为生产绿茶,不管如何,白茶始终都有生产或从茶农收购,保证福建省外贸出口的需要。白茶的生产量直到1963年才有了提高,福鼎茶厂白琳茶厂王亦森等人在福建省茶叶专家指导下,在茶厂生产车间不断进行实践,运用热风萎凋技术生产白茶,获得成功,改变了原有靠天吃饭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白茶产量。1968年,王亦森发明了新工艺白茶后,产量直线上升。从上世纪70年代起,白琳分厂以生产白茶为主,茉莉花茶、绿茶为辅的格局。

  从福鼎市档案馆资料了解到,1950年后,中茶公司在闽东成立茶厂,下设茶叶收购站。茶叶属国家二类物资一级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收购、贩运,茶叶的内外贸易均由中茶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白茶运往省外贸直接出口,茶叶经营完全是按计划生产。据福建省茶叶专家陈金水先生回忆,每年同仁堂药店从福建收购50公斤的白毫银针,作为高档药的药引。

  白茶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中国茶叶大辞典》里把福鼎生产的银针称为“北路银针”,政和产的叫“南路银针”,银针白毫亦称“白毫银针”、“银针”、“白毫”;白牡丹叫法一致;寿眉(贡眉)一类茶,福鼎茶人把它叫作寿眉,闽北一带称贡眉。据一些老茶人回忆,业内人士有把白茶分为闽北白茶和闽东白茶,统称为福建白茶……(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很久以前,白毫银针在福鼎民间自始至终有茶农晒制,而白牡丹、新工艺白茶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盛行,因此,在福鼎人的心目中,白毫银针往往是白茶的代名词。

  “福鼎白茶”名称还有一段来历,有人建议用“福鼎大白茶”做公共品牌,因为“铁观音”、“大红袍”都是茶树名称,能让国人所熟记。“福鼎大白茶”曾经作为成品白茶的公共品牌,后来由于国内许多茶叶专家的反对,认为“福鼎大白茶”作为福鼎生产的白茶公共品牌不妥。2007年,福鼎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福鼎白茶”作为公共品牌,把所有的白茶都统一起来,进行集中推广宣传。2009年,福鼎白茶的“太姥银针”成为世博十大名茶,2010年,“福鼎白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2007年,福鼎市成立茶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品牌宣传与抓福鼎白茶质量安全,同时涌现出一批专门生产白茶的龙头企业:品品香、誉达、绿雪芽、天丰源、广林福等知名白茶品牌,其中,“品品香”牌白茶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福鼎白茶的生产总量已经超过5800吨。

    新闻链接:福鼎白茶的历史(上)



alshxvv 发表于 2013-2-20 15:49:10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欣诚香港主机 发表于 2013-2-20 15:49:10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rswu7890 发表于 2013-2-20 17:38:26

貌似我真的很笨????哎

pkvc6231 发表于 2013-2-20 17:38:26

来几句吧

hhjl6007 发表于 2013-2-20 17:58:53

观看中

suos6517 发表于 2013-2-20 18:03:02

严重支持!

fozr0920 发表于 2013-2-20 18:03:02

今天再看下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福鼎白茶的历史(下·建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