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地批发 发表于 2012-11-27 16:39:14

武夷山:红茶乌龙茶加工工艺发源地(上)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地带,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是古代福建省著名的陆地码头,文化积淀深厚,是世界六大茶类中——红茶和乌龙茶加工工艺的发源地。

乌龙茶制作工艺大约在1650年前后被武夷山的茶人们所发明。1680年,天心寺僧人释超全著述的《武夷茶歌》对此已有描述。文中“凡茶之产准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描述了乌龙茶加工讲究产地状况;“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描述了乌龙茶制作受天气因素影响大于其他茶叶;“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功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描述了武夷山景区内乌龙茶的制作情况,并第一次提出功夫茶的概念。

1720年前后,王草堂《茶说》进一步印证了乌龙茶制作工艺起源武夷山。《茶说》中记载:“武夷茶采后,以竹筐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红半青。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此文被当时的崇安县令陆廷灿编入其《续茶经》。

事实上,武夷山乌龙茶制作工艺向外传播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清乾隆三年(1738年),经过十五年的实践积淀,福建安溪试种、试做乌龙茶获得成功。当时,福建物产运输主要靠内河贸易完成,所以安溪茶也要运到武夷山统一贩售。对此,释超全在《安溪茶歌》中这样描述,“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乌龙茶制作工艺从武夷山传到安溪后,闽南乌龙茶产区逐渐形成,所产乌龙茶衍化成了安溪铁观音。

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台湾有“两脉说”。第一次是清嘉庆年间,一位叫柯朝的香客到武夷山进香,把武夷岩茶的种子带回台湾。朝者,朝圣也。柯朝或许并非其人真实姓名,应译为柯姓朝圣之人。第二次发生在咸丰年间,台湾举子林凤池到福州参加乡试,事后到武夷山天心寺还愿,茶僧赠其茶种,让他带回种植,泽被乡里。林凤池是台湾人,那时台湾光复后挂靠于福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所以林凤池参加乡试要到福州。不论是哪一脉,台湾人将茶种带回乡里试种的同时也带回了乌龙茶制作工艺,这也是台湾冻顶乌龙的由来。

1950年,广东省成立了茶叶管理委员会,主要发展两种茶品,一种是英德红茶,一种是潮汕凤凰水仙。后一种茶品的制作工艺与武夷茶相仿,事实上也是从武夷山传播出去的。目前,我国四大乌龙茶产区分别是:闽北武夷岩茶为代表乌龙茶产区、闽南安溪铁观音为代表乌龙茶产区,以及台湾冻顶乌龙茶产区和广东潮汕乌龙茶产区。这四大产区的乌龙茶制作工艺都是从武夷山传播出去的。(未完待续)


叶魏告侏 发表于 2012-11-28 04:32:38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hcje5357 发表于 2012-11-28 06:58:51

终于看完了~~~

uzplx 发表于 2012-11-28 09:39:43

我该不会是最后一个顶的吧

财才科 发表于 2012-11-28 09:39:43

好贴坏贴,一眼就看出去

jcwv0233 发表于 2012-11-28 09:39:43

又看了一次

uucbffk 发表于 2012-11-28 11:11:56

太棒了!

inbv1266 发表于 2012-11-28 12:01:53

小生对楼主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武夷山:红茶乌龙茶加工工艺发源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