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有何不同?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有何不同?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源头,然而日本人却将其发展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精神。日本茶道将“日常茶饭事”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融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提出,日本茶道的精神就是“谨敬清寂”四字。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对此十分赞同,仅改动一个字,变成“和敬清寂”,从此,这四个字成为公认的日本茶道精神,这四个字虽然简洁,可是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不是“和平”、“和谐”等意思,而是“大和民族”的“和”,如日本的民族服装叫“和服”,日本民族诗歌称“和歌”,日本器物称“和物”,因此,“和敬清寂”的“和”代表的是民族精神,日本茶道“四谛”以“和”为首是不忘民族精神之义。自镰仓幕府时期以来,大量来自中国唐朝和宋朝的物品,特别是茶具、艺术品为社会所推崇,形成了一股豪奢之风,而日本本国所出产的物品则受到轻视。醉心于茶道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人,向往清贫简朴的生活,对奢侈的社会风气自然很反感。他们认为,日本国产的黑色陶器,以其幽晴的色调自有一种朴素、清寂的美。“敬”源自宗教信仰,是宗教信徒对神明须极尽虔诚之心的训诫,日本人的宗教是神道,就是崇拜天照大神及其子孙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日本人十分讲究尊卑等级,什么事情都按照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细分出差别来,这在日本茶道的体现就是十分烦琐的规程。这都是“敬”的体现。“清”是“清规戒律”的“清”,“寂”是空无理念的表征,这两者既带有深邃的唯灵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又是一种审美观。这种意识体现在日语“佗”字上。“佗”字本为“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在平安时代,“佗人”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到了平安末期,由于社会动荡,大批原有贵族被新兴的武士阶层所取代而失势,悲观厌世情绪蔓延。于是禅宗净土宗流传开来,在“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口号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隐居山林建造草庵,过起了隐逸生活。“佗”字因此就演变成“静寂”、“悠闲”之义,是一种冷竣、恬淡、闲寂,寻求心神上的安逸的审美情趣。村田珠光等人又把这种美意识引入茶道中,“清寂”之美得到广泛的传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