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87.com 发表于 2017-5-27 09:25:02

以器引茶:一泡茶要用N套茶具泡叫专业!

以器引茶:一泡茶要用N套茶具泡叫专业! 在浩瀚的陶史瓷海中,有很多器物都是生而为茶服务的。为了让器物更好地表现茶汤,古人在器物的原料、工艺、器型、挂不挂釉、挂什么釉……各种维度上,穷尽巧思。而之于喝茶人,他们也早在这些器物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以器引茶”的趣味。    理想中的“以器引茶”,很期待能让不同茶器的材质、工艺、器型……等,能够一一对应不同的茶叶类型,从而完美地表达这泡茶叶,使品饮能有一个有规可循的操作体系。当然这样的构想虽然美好,但显然操作性上也略显单薄——毕竟即使同一种茶类在不同的冲泡条件下,也有不同的特性,更何况喝茶本身就是比较私人、个性化的体验过程。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场关于“以器引茶”的探讨,在屏蔽了水、茶、人、泡茶方法等影响维度,单纯在器物中寻找,寻找更细致地体验一杯茶汤的可能。    【材质篇】    陶器    “陶瓷”二字虽然在使用中,经常二者合一,但二者在材质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来自大师·手制(卢德辉):钦州陶泥烧水煮茶壶    因为使用的是大地黏土,陶器的质地特点表现上——整体胎质较粗糙、断面吸水率高、不透光,但对于喝茶使用者而言,它透气、导热慢、保温性能好,而且比较有吸附性的毛孔,出来的汤感更内敛、且回味多,对于比较喜欢体验汤感的人,使用陶器会有突出的感受。    在外观上,陶器不媚不俗、充满拙趣,对喜欢这种天然古朴的风格的人而言,也颇有雅趣。    瓷器    而瓷器在烧制中,对胎土要求更高,瓷器的总体特点——硬度更高、半透光、不吸水,而且胎体细腻。但是它导热性较好、不透气,在对茶叶的表现上,直观上可以捕捉的香气、滋味等更丰富。    ▲ 来自名家·手制(王晨风):青花瓷茶杯    而因为原物料产地的不同、工艺的不同、釉料釉色的不同、绘制风格的不同等等,瓷器也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千变万化的呈现,比如淡淡天青色的汝瓷、如冰似玉的青瓷、景德镇青花瓷等等。    所以除了物理上的影响,对于强调氛围、意境的茶人们而言,风格多样的瓷器,在感官、审美上的“以器引茶”,也给予了更多可能。    紫砂    陶土种类、元素万千,但能被称为“紫砂”的,只有宜兴紫砂泥料。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它矿物质成分上的“得天独厚”,使用上它基本上介于陶和瓷之间,又兼有二者的一些优点——    它色泽温润,质地古朴,又有一定的透气性。而因为特殊的泥料成分,用其泡茶时,茶汤更劲道、层次感丰富,甚至可以调整一些口感的协调度,遂成为茶人大爱。    岩矿材质    岩矿材质的茶器,近年多见于台湾陶艺家的创作作品,其由岩矿砂粒与陶土特殊配方烧制而成。经过多次的高温氧化、还原、多重烧制,它会形成类似麦饭石的内质结构,一些并未完全瓷化的不规则气孔。    ▲ 老岩泥材质的断面    而这些海绵性气孔,则更有利于水质口感的细腻,体现茶汤香气的纯正清扬。特别是表面颗粒状的胎质,散热慢,因而有一定的聚温性。对一些重发酵的茶品,有一定的修饰效果。    ▲ 来自名家·监制(林荣国):老岩泥电陶壶炉套组    【器型篇】    盖碗VS紫砂壶    ▲ (左)来自茗星·品牌(邓炜):黛紫色盖碗;(右)来自大师·监制(程辉):宜兴原矿紫砂壶(紫泥)    作为茶桌上的两大泡茶神器,在茶品选择上,盖碗和紫砂都有一定的包容性,但因为材质的区别,器型的不同,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如果想体验喝茶汤的节奏、细腻的汤水变化、香气的表达,瓷质盖碗可以捕捉更多。    而紫砂相较盖碗,因为材质特殊,泡出的茶也更显醇厚,回味上也会有更特殊的表现。    杯子的敞口、撇口与束口    品茗杯器型数不胜数,在不考虑材质、厚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只就杯口的收放而言,它们还是对茶汤有一定的影响。    敞口杯,器型大开大合,在聚香性上优势不多、但茶汤入口时的“扎实感”更高。    ▲ (左)来自茗星·品牌(王剑华):葵口斗笠杯;(右)来自茗星·品牌(曾梦诗):问鼎汝瓷·精工斗笠杯    撇口杯的杯口微微外撇,这也让它入口时,圆润度较高,汤感的甜度上的东西会感受度更多,甚至因为高度、宽窄等因素,它的留香、挂杯效果也会更好。    ▲ (左)来自茗星·藏品(孔洪强):半手工灵芝杯;(右)来自茗星·藏品(徐向东):明末青花夔龙杯    束口杯,一般口小于肚的杯子,在聚香、聚味的效果上是最明显的,而且散热慢,很适合喝香气高的茶类。    ▲ (左)来自茗星·品牌(曾梦诗):问鼎汝瓷·天青龙胆杯;(右)来自茗星·品牌(廖乃徵):“花开富贵”对杯    壶的“高宽大”和“矮扁窄”    品茗壶的器型也是千变万化、品种繁多,尤其是紫砂壶,每一款壶型甚至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只按它们在内部空间上的大小,和茶叶与水可能的接触程度,来简单区分。当然,到底空间是大还是小,其实都是相对的概念,最终都是根据投茶量来看。    ▲ (左)来自茗星·藏品(林宗辉):建水紫陶·田记窑传统柴烧壶;(右)来自名家·手制(谢松清):建阳油滴壶    “高宽大”的壶型,肚腹能容,可以让茶叶充分地与水接触,更温润地让茶叶的茶性发挥出来。对于颗类状的茶叶和紧压茶,这种泡开后叶片肥大的茶叶,能更充分完整地舒张身体。有一定的空间优势。    ▲ (左)来自茗星·手制(李桂清):紫砂粗陶泡茶壶;(右)来自茗星·品牌(吴义勇):手制紫砂壶·大彬    “矮扁窄”的壶型,壶壁较矮,内部空间相对狭小,很适合条索状、或者叶片较小的散茶平静躺在壶里,析出内质。同时口大身矮的扁平壶,对于较细嫩,不太强求高温的茶类,也比较适合。    【实验篇】    一个关于茶器密度影响茶汤的实验    琢磨器物与茶叶互动影响,让很多喝茶人沉浸其中,乐趣多多;而对于很多创作器物的人,为了做出跟茶高度契合的茶器,也在不停地尝试不同的胎土、釉窑、厚度、密度等各种层面,可能对不同茶叶产生的影响。    今天,有人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用同样的泥料,同样的烧制方法、烧制同样器型、同样大小的3把壶,而唯一不同的,是这三把壶的进窑烧制的次数不一样。    而烧成次数较多的器皿,它的色泽更深、质地更密实,也就是密度更高,体积上亦会稍稍紧缩,所敲出的声响则较清脆。    是的,这个实验要做的,就是测试当所有其他的变量都全部统一,唯一的变量只剩下“密度”的时候,茶器对茶汤的影响。    ▲ 一次、二次还是三次烧,除了外观色泽上从浅到深的变化外,还可以从壶底“火、炎、焱”的刻字进行区分。    泥料:台湾老岩泥    壶型:三弯梨式壶    容量:150ml    一次烧(火):只烧一次,温度约为1250度,气孔最丰富、保温性相对最佳。    二次烧(炎):烧制二次,温度约为1260度,气孔适中、导热性温和。    三次烧(焱):烧制三次,温度约为1270度,质地相对密实、导热性最好。    这个有趣实验的发起人、也是玩泥巴玩了一辈子的台湾陶作坊的创始人、林荣国先生认为,密度的不同会对一泡茶的呈现,有一定的区别。    而为了验证他的猜想正确与否,茶语茶评组,也拿到了这三把壶,来尝试在相同的冲泡条件、冲泡方法下,这三把壶究竟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为了对不同的密度的壶的特点,有更公平的呈现,我们分别选择了熟普、乌龙、生普,这三种特点不同的茶叶,来进行尝试。    ▲ 图为乌龙(岭头单丛)冲泡实验前,冲泡使用的皆是日常品饮冲泡方法,而非专业审评冲泡法    ▲ 熟普对冲    ▲ 生普对冲品饮    而对冲实验结果证明——    一次烧的壶,在冲泡熟普的时候,到了第三泡,汤色明显比另外两个壶的汤色更深,滋味会更显醇厚。    二次烧的壶,在表现乌龙、半发酵茶类,会香气突出,特别是带有喉韵、岩韵的茶,更能彰显茶汤的顺滑之感。    三次烧的壶,对于容易苦涩度偏高的生普,会更好地展示茶叶的协调性。    而这三者在这三次的冲泡表现和区别基本非常明显,哪怕是口感知觉并不敏锐之人,也能很快喝出端倪,这也让整个茶语专业小组,对茶器密度可能会对茶叶冲泡产生影响这件事,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关于此次试验的详细报道,请关注茶语频道的后续文章)    结语    当然,要论“以器引茶”,除了以上我们讨论的各种维度,其他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夏天瓷器的冰凉入骨就让人好感顿生,冬天手捧粗陶喝茶就更暖意怡人;比如绿茶阵营普遍偏爱对茶汤影响不大的玻璃杯,因为透明的杯体才能看得见茶叶的舞蹈;宋朝人更偏爱用黑釉盏喝茶,因为宋代的“茶色白,宜黑盏”;比如有人喜欢青瓷冰裂般的开片,有人钟爱建盏的夺目曜变、玉毫条达……    器对茶的影响,又或者说最终对人的影响,不单单只在味觉、在嗅觉,还在触觉、视觉以及一些无可名状的感觉……这些共同参与一泡茶汤品饮过程的各种蛛丝马迹,都是我们爱上一杯茶的共同见证。    感谢所有致力于器物创作的陶艺家,无论是前人还是今天的你们,因为一款茶的滋味可能穷其一生都不能把它捕捉完善,但是借助不同茶器,依然让我们对一泡茶有了更多的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器引茶:一泡茶要用N套茶具泡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