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520 发表于 2017-3-14 15:30:41

普洱熟茶还分阶段,你懂了就是神。(转)

品鉴普洱茶,可以依靠下列五种器官和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躯干以及大脑。年份与好坏,一般来讲,是标志一款普洱熟茶是否物有所值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如果在这两个指标上判断失误,那就有可能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眼睛:用来观察干茶、汤色和叶底。但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所以汤色这项指标即使在相当成熟的乌龙茶评审中也只是作为参考分而不作为正式评审打分。

鼻子:用来闻取茶的香气,很重要。

嘴巴:用来品尝茶的滋味,很重要。

躯干:用来感受茶气。

大脑:用来综合分析前面四种器官部位采集、传递来的信息,作出判断。



对于熟茶品鉴来讲,鼻子、嘴巴都是很重要的器官,因为“香甜醇厚滑”这五项指标主要是依靠鼻子和嘴巴来获取的,所谓的愉悦感也主要是通过鼻子和嘴巴来得到的。通过躯干感受到的茶气,则对品鉴中生代茶和老茶十分重要,但对于熟茶来说茶气算不得是最重要的指标。干茶、汤色和叶底可以作为判断年代和好坏的辅助手段,但不是主要手段。

严格来讲,高明的品鉴家应该可以蒙着眼睛来判断一款茶的年份和好坏。我们知道了人体五种器官和部位在鉴别普洱熟茶中的分工之后,就可以开始来鉴茶了。



普洱茶是存在在多维空间(原料、 工艺、时间、温度、湿度、微生物种群……)中的物体,而我们试图以一条最简洁的直线来描绘它,那得到的自然也只能是大致接近的结果。

这是一条以时间为刻度的直线,起点就是现在,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世的熟茶依时间先后排列在这条直线上。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手上拿着的茶找到在直线上的位置。



我们可以把排列在这条直线上的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3-5年。该阶段的茶占有一定的市场比例,对于茶厂来讲确实也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不像生茶那么相对“简单”。

大多数人接触普洱茶是从熟茶开始的。接受普洱者大多是因为其“醇”,所以一款熟茶是不是“醇” (即纯净,杂味少甚至没有)非常关键。
这个阶段的熟茶中,市场占有量最大的应该是勐海系熟茶,即渥堆车间安排在勐海县境内、利用勐海县特有的气候条件及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再加上当年勐海茶厂的工艺和生产经验所完成的熟茶初加工。



第二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8~10年大概从第五年开始,勐海系熟茶的“焦糖香”逐渐消退,替之以微弱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香”。

第三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15~20年存期在10年以上的熟茶,我们一般把它区分为南方仓储(广东、港台)和云南仓储两种情况。云南仓储出来的茶,一直到94年生产的茶都还没有一点参香、药香,而“熟米香”愈发加重,口感醇厚,比较迷人!同期南方仓储的熟茶,不管是勐海系、下关系还是昆明系,在这个阶段一般都出现了参香和微弱的药香,但是五项指标及其均好性(协调一致性)还有距离,放出好效果来、有愉悦感的茶 不多,容易被人垢病,我称之为“尴尬的第三阶段熟茶”。



第四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20年以上,以73厚砖为代表,放仓退仓到位,五项指标及其均好性皆好, 药香显,化感十足,愉悦感很强。这个阶段的茶少而价高、可遇而不可求了。

书剑古茶http://img.chayu.com/topic/1611/02/5819ecc4297070zsz.jpeg!1000http://img.chayu.com/topic/1611/02/5819ecc45114a7oa9.jpeg!1000http://img.chayu.com/topic/1611/02/5819ecc47c209tkrz.jpeg!10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洱熟茶还分阶段,你懂了就是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