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铁观音的身世之谜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7月8日讯:“铁观音”成为中国名茶,与中国人信仰的“观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品“铁观音”所用的形容词,也常冠上“观音韵”,或是将“观音”转韵成为“官韵” 。至于茶为何与民间信仰的观音相关联,恐怕是茶史上的一段无头公案。
中国对观音的信仰 源自一千七百多年前。西晋太康七年(286),竺法护翻译《正法华经》 ,自此“观音”一词正式传入中国,很快便在各地传播开来。如今在华人地区供奉观音菩萨的寺院随处可见。外来的“观音”经千年洗礼,已完全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铁观音身世之谜
关于“铁观音”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下列说法:
一、魏荫受观音托梦说
1720年左右,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每天奉茶于观音菩萨前。诚心感动天,观音托梦于他,使他发现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树。魏荫便将此茶树移植栽种,之后广为蔓延。这是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印行的“官方说法” 。 安溪县茶农的民间说法是,魏荫所栽茶树成茶冲泡后满室生香,不同于一般的茶,其色黑如铁,较一般茶重得多。魏荫信仰“观音”,疑是观音所赐予,故将其命名为“铁观音”。
目前,安溪县西坪镇的松岩村有一方“魏荫铁观音出处”的摩崖石刻,上面指明当地即为铁观音的发源地。该地建有公园、牌坊、凉亭,已成为观光胜地。有机会造访西坪镇的游客,暂且撇开发源地的争议,带着游山玩水、品茗的好心情,尽情享受观光乐趣!
二、王士让在“南轩”发现说
两岸早先记录铁观音茶史,原本以魏荫氏铁观音发现为主流。然而到了1964年,安溪县尧阳村人因缘际会在族谱中发现王士让写就的文章《尧阳乡南岩小引》,意外地解开了铁观音身世之谜 。这也让铁观音的身世充满奇幻色彩。
王士让的《尧阳乡南岩小引》有如下记录:“让于乾隆元年(1736)丙辰之春,与诸友文会于南山之麓。每于夕阳西坠,徘徊南山之傍,窥山容如画,见层石荒园间,有茶树一株,异于其他茶种,故移植于南轩之圃,朝夕灌溉,年年繁殖。初春之后,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如锯有齿,黑洁柔光,堪称无匹。摘制成品,其气味芳香超凡,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辛酉是年,让赴京师,晋谒方望溪侍郎,携此茶品以赠。方侍郎转进内廷,蒙皇上召见,垂询尧阳茶史,恩赐此茶曰 南岩铁观音 ,眷遇优渥,深恐殒越,有污臣节。士让一介书生,召入内阁纂修,钦命博学鸿词,尽国家未有之隆恩。我祖世泽槐荫,邀荣永垂不朽,特此序明。乾隆十二年丁卯八世裔孙士让序。”
皇帝赐名
上述内文描写1736年王士让住在南山山麓时,因缘际会之下发现一株茶树,制成茶叶,芳香无比。后王士让前往京城时专程带给方苞品尝。方苞认为好茶不应寂寞,遂将茶进贡给皇帝品赏。乾隆皇帝一喝龙心大悦,赐名为“南岩铁观音”。此举振兴了尧阳地区的茶产业。
皇帝说好,百姓亦步亦趋,安溪铁观音得到一身荣耀。这种由上推崇由下呼应的宣传效果,在近代台湾茶叶市场上也能看到:如南投名间乡松柏常青茶(蒋经国命名) ,或台东的福鹿茶(李登辉命名) 。
延伸阅读
1.中国的观音信仰
观音信仰的内容丰富,从性质来分,可分为显教观音、密教观音和中国化观音三大类。在图像上,这三个系统的观音形象也各具特色。显教观音信仰是以《法华经》、《普门品》、《华严经》、《观无量寿佛经》等大乘的显教经典为根据的。这一系的观音菩萨图像,一首二臂,头戴化佛宝冠,手中多持莲花、杨枝、净瓶、念珠、水杯等。密教观音信仰以《十一面观音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为基础。这一系的观音菩萨图像为一首多臂或多首多臂,手中往往执持不同的器物,来帮助信众解除种种灾祸与困难。
明代民间中国化的观音信仰则以观音伪经、灵应集、宝卷、话本、传奇为依凭。这一系的观音菩萨图像多受民间文学的影响,较常见的有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南海观音等。
而《楞严经》、《二十五圆通法门》、《法华经》及《普门品》中说,观音菩萨随类应化。当时流行三十二或三十三种观音形象,称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或“三十三观世音菩萨像”,其中大部分的图像不见于经典的记载,是观音信仰中国化最具体的表征。
2. 王士让其人
王士让,字尚卿,号南阳,有兄弟六人,尚卿居第五。长兄士谦,字守卿,号闻承,邑庠生;二兄士谔,字舒卿;三兄士诚,字时卿,号诚轩,冠带乡宾;四兄士燕,字贻卿,号正夫;六弟士浩,字封卿。
王士让生于1689年,自幼聪明颖悟。家贫励志,苦读经学,学问宏博渊深,以五经应试,由岁贡生至雍正壬子年中副本举人。乾隆六年,福建巡府卢焯、督学周学建等提荐博学鸿词,归,曾筑轩于南山之麓定恩坪,潜心研究礼经。由于士让籍在茶乡,对茶叶有一定熟悉,一见有奇异茶,就有独到见解,因而能异于常人,识别出极品铁观音。
王士让在书轩潜修时,写下《仪礼训解》十七卷及“课儿篇”。1740年,官石溪归假,士让造府拜谒,官石溪见士让学问大有进益,乃于1741年推荐与方苞。方侍郎大加赞许,一时京师济济。1742年,方望溪复荐与鄂、张二相国,同奏请入三礼馆纂修。乾隆十三年(1748),恩叙一等,出任湖北靳州通判。到任后,奏请铲除苛捐杂税,爱民如子,兴利除弊,州民大悦。1751年,士让升任靳州正堂,惜文到时士让已殁三日矣。殁时州民如丧考妣,家家奉长生禄位。其时州民开追悼会,有五乡膏泽。士让为官两袖清风,事后绅耆联名奏请入名宦祠。方侍郎曾亲书两联以赠云:“儒学礼经登内阁,国朝名宦载靳州”;“三礼典章悬虎观,九州文字炳鸿阁”。士让身后无余资,乡绅乃为募捐使家人扶柩归葬。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时,葬于安溪县光德里虎冈乡龙须岭“坐甲向庚兼丙申分金”。
士让娶妻吴氏,号庄意,生两子,长羽文,次多文,孙荷廉。均移居台湾,现祖籍无直系。
士让所著《仪礼训解》之木版刻,终清之世,凡新任县令莅临之时,例有印刷《荣村全集》(李光地著)、《仪礼训解》两书以赠地方,足见其见重于当时也。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名人辞典》载:王士让,清溪人,雍正副贡,知靳州,乾隆初举鸿博,修三礼,有《仪礼训解》。又据《福建艺文志存目》卷三十四载:安溪王士让著:(1)《五行解》一卷,《福建艺文志存目》,杂家;(2)《井田考》一卷;(3)《仪礼训解》十七卷;《学校》一卷;《周礼通》一卷。省立图书馆尚保存《仪礼训解》十七卷,2000年已复印装订为二十卷存于书轩。
(注:(1)古代祭天、地、宗庙之礼谓之三礼。(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3.南轩遗迹
王士让所建书轩,在南岩山峰之麓。此处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前对滚滚不息的蓝溪上游,后有羊肠小道可溯山岭,沿山有惟妙惟肖的奇石,有所谓石门、石狮、观音石、双蛙石、石寨、石船、风动石、狮鼻石、小鬼弄狮石。狮鼻石形如狮鼻,清晨有两道轻烟徐徐飘出,实为奇观。前安五中教师翁火枝为寻王士让遗迹,登上南峰,面对狮鼻石奇观,即兴吟七律诗一首:
寻游故迹日冬斜,石径盘回野草遮。
着意春风迎远客,多情彩蝶舞山花。
苔痕深锁嶙峋石,茶树轻舒嫩绿芽。
狮子威仪果然在,奋髯矫首战岩茶。
沿山有石洞数处,大者可容三四十人。还有一古刹,早名“白石岩”,又名“仙公殿”。早年善男信女出入不断,香烟缭绕不绝。山峰上有驾场埔,又名练兵场。相传不知何年代有义军在此聚众练武阅兵,其场可容千人。因茶农要扩大铁观音基地,大部分被垦种观音茶,驾场埔已失旧貌。沿山直上有“春华亭”,此亭系旅星乡侨王春华所建。王春华有六男四女,都受高等教育,皆是杰出人物。他为吸引其子孙勿忘故土,能年年返回瞻仰,不至数典忘祖,才特意兴建。此亭有一碑,刻有短诗一首:“落叶归根处,尧阳是故乡。愿随半山月,夜夜照南阳。”登上高峰有日观岩,黎明时,可见东方一轮红日冉冉上升。极目远眺,群山尽收眼底。凉风习习,俗念全消,颇有蓬莱仙境之味。南峰又得天独厚,产兰花之名种“独占”,每逢冬末春初,“独占”开花经月不谢,气味清香。王春华吟五绝一首云:“南岩入云峰,尧阳第一峦,春光多旖旎,结伴好寻兰。”
4.方苞其人
1668~1749年,字凤久,一字灵皋,晚号望溪,康熙十五年得进士,以《南山集》一案牵连下狱。《南山集》系方之好友戴名世所著,书中对清代统治者“语多狂悖”。戴全家及亲友尽被株连。方苞为《南山集》作序,因此下狱。两年后,《南山集》案完结。经大学士李光地营救,于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出狱。寻拜大英殿总裁。乾隆初,官礼部右侍郎,十四年卒。方苞以宋儒为宗,其说推行程朱之学,为桐城派之始祖。
我有家的感觉~~你知道吗 我来看看!谢谢 看或者不看,贴子就在这里,不急不忙 我帮你 喝喝 一个个全都骑到老大头上来了... 支持你加分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