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 发表于 2012-5-9 13:50:16

陈龙:福建茶艺馆纪事

陈龙,1984年任福建省博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博物馆学和地方历史研究工作。1989年创办福建茶艺馆,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福建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建瓯北苑贡茶协会顾问。http://www.jjqtea.com/uploads/allimg/120509/1-12050911333D38.jpg
    20世纪80年代末,从北京传来了老舍茶馆成立的消息,这个以著名戏剧家老舍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茶馆有别于一般茶馆,客人可在此喝大碗茶,听京韵大鼓。因此,开张伊始,宾客盈门,终日茶烟缭绕、鼓乐声扬。这是一个茶、艺联姻。为老百姓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
    民族文化舞台的成功范例。福建为“海滨邹鲁”,又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发祥地之一”,福建的茶人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更有一些作为?
    带着这个话题,省博物馆组织了几场座谈会,邀来了与茶有亲缘关系的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在窗含西湖好风光的省博会议室,大家边品茗。边热烈讨论,并很快达成了共识:筹办一个宣传福建茶文化的窗口,充分展示闽茶中的文化精粹和文化中的闽茶魅力,发掘、整理、展现风行八闽大地的传统饮茶习俗,如擂茶、功夫茶、花茶、白茶。新馆命名为“福建茶艺馆”,意在突出其中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有别于一般的茶馆。
    会议还决定成立由省博物馆等与会6家单位组成“福建茶艺馆筹备组”,为节约开支,茶艺馆不另建馆舍,利用福建博物馆西侧厅进行重新装修。福建茶艺馆的筹办工作一开始就得到各级领导和茶界文化界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在筹备组同志们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的创造性劳动下,在不足1年的时间内,国内首家茶艺馆——福建茶艺馆建成了,并于1990年2月10日(农历元宵节)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新馆题匾。
    新落成的福建茶艺馆内设7个主要景观:1直径1.6米可供万人饮茶的脱胎大茶壶和茶杯(内装循环水驱动装置),此壶为海内脱胎茶壶之王。2蔡襄《茶录》碑亭。碑亭内置刻有蔡襄画像和《茶录》全文的将乐石石碑,碑文乃据福建博物馆藏蔡襄手书《茶录》明代拓本泐石,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3石雕乌龙喷泉。由惠安石雕名艺人用地产花岗岩雕琢而成的乌龙喷泉,象征闽南乌龙茶文化的源远流长。4北苑楼,以宋代著名的御茶园北苑(遗址在建瓯市)命名的小楼,依展厅北壁而建,为馆内品茗、表演茶艺的主要场所,内辟茶艺书画廊,陈列省内外书画名家如沈福文、沈柔坚、沈觐寿等人专为茶艺馆成立创作的一批丹青墨宝。5《福建茶史文物陈列》展出建国以来,福建各地发现的有关茶史文物、遗迹(照片),其中出土的南朝至明清茶具弥足珍贵。6《福建当代茶具展览》,内容为我省各地陶瓷老艺人为首届茶具竞赛创作的得奖作品。7《大型茶事壁画》,由省文化系统美术师绘制的大型壁画长卷系取材于民间流传的“乌龙茶”、 “铁观音”、 “大红袍”的传说故事。
    福建茶艺馆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观众购票入馆,除了品茗(有多种茶和茶点可供选择)还可聆听音乐、观看茶文化陈列展览及功夫茶、擂茶等茶艺表演。茶艺馆不定期举办不同茶类的品茗会、茶王赛、与茶有关的“笔会”、“音乐会”。
    福州民间以品饮茉莉花茶为习俗,茶艺馆的一场场功夫茶艺表演,吸引了数以万计福州人的眼球。“铁观音”、“武夷茶”很快出现在品茗会和家庭茶桌上。“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也成了茶人之间时尚的口语。1990年春天在福建茶艺馆举办的一场将乐擂茶赛,台上6个擂缶本一字排开,擂声隆隆、擂棍飞舞,少顷,一碗碗不同口味、芬香醇厚的擂茶被端到评委席上。冠军产生了,此时观众席中一片欢呼雀跃……这是省会福州史无前例的一场擂茶比赛。茶艺馆向普罗大众开放。成为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场所。馆内还经常为省城机关单位、团体、部队、学校举办不同规模的茶话会,表演茶艺。普及茶文化知识。省委、省政府领导也选择茶艺馆作为接见文艺界人士和会见内外宾客的场所。福建茶艺馆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福建茶艺馆开张伊始,即以其美轮美奂的景观、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内容,深深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国家旅游局刘毅局长两次来馆视察并以“闽江水、武夷茶”为题,书赠诗联。联合国旅游协会主席、日本国冲绳县知事高田勇、英籍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各国驻京使节团等数以千计的国际友人、海外旅客也纷纷前来观赏品茗。日本国里千家茶道资料馆、日本国三得利茶叶集团、日本国丹月流茶道代表团、东京武夷岩茶房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茶艺访问团和韩国茶人联合会、台湾陆羽茶艺会及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等地茶文化团体也先后来到福建茶艺馆进行文化交流,不仅增进了中外茶人的友谊和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福建茶业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建茶艺馆的成立,在国内也产生了巨大反响。国内茶业、文化、旅游、博物业界的著名人物纷至沓来,更有京、沪、杭等许多城市为筹办茶艺馆派来的“取经”人员。福建茶艺馆为来馆考察、学习的省内外友人举办多场业务讲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茶艺馆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直至遍地开花,这是茶文化事业的春天。
    囿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福建茶艺馆仅存在短暂的几年就歇业了。如今,在福州西湖之滨。一座占地面积90亩的宏伟的福建博物院新楼己经拔地而起。昔日依托于老博物馆西侧厅的茶艺馆早巳风光不再,销声匿迹。余下的只有那世界之最的脱胎大茶壶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馆名大匾,还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库房中,是它们在无声地印证这一段福建人民为之骄傲的历史。

马甲2号 发表于 2012-5-9 14:46:49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罗云po 发表于 2012-5-10 00:21:4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龙:福建茶艺馆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