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路始下梅
街市楼亭中飘来的阵阵茶香、桨声灯影里的枕水人家、青石小桥畔的浣衣女、大红灯笼下的酒旗风,眼前一切仿如一幅中国山水画,随着历史的笔尖晕染开去……下梅古村坐落在武夷山市的东部,距离武夷山市区6公里,南接武夷山度假区。村落被山水环抱,有村民500多户,总人口2100余人。村民多为汉族,也有畲族。这里在明末清初时,被当做“万里茶路”的第一站,也是武夷茶外销的集散地。
http://www.jjqtea.com/uploads/allimg/120509/1-120509113GS33.jpg
说起万里茶路,很多人都会想到茶马古道—脚夫牵着马,从普洱茶区沿着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携茶叶北上,输送至中原等地。其实,还有一条更为绵长的茶路是从武夷山中的下梅村,一路北上,将茶叶贩运到俄罗斯恰克图,最远销往英国。这条茶路与普洱茶区的茶马古道可谓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下梅村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山护村落,水养邑人,营造了一个封闭安谧的村落,如今被称为“文史精品古村落”。
http://www.jjqtea.com/uploads/allimg/120509/1-120509113I04S.jpg
清朝旧志中有载,下梅处在一条非常重要的商路的起点上,这就是“晋商万里茶路”。据说,最早来到武夷山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的常氏,而他来武夷山贩茶的第一站便是下梅村。
晋商常氏与闽北隔着万水千山,商业嗅觉却如此灵敏,令人赞叹。后来以常氏为主的山西商帮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资源,把经商触角探至武夷山下梅的茶坊街市中。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在下梅十分活跃。
康熙五年(1666年),武夷茶经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收购,欧洲人皆以武夷岩茶作为中国茶之总称。而此时武夷山岩茶在下梅集运转销,到乾隆年间,开始下梅逐渐形成崇安最大的茶市。
雍正五年(1727年),下梅茶商开始暴富。五口通商后,晋商在武夷山经营茶叶收购,由下梅邹氏、潮州、广州三帮商人联合采办,转运于福州、汕头、澳门及南洋各岛。下梅,这个位于武夷山东隅的茶庄小村,就此连接起一条通往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茶贸易之路。晋商常氏与其商团盟友开创了中俄贸易的漫漫长路,成为中国在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一支劲旅。
下梅邹氏与晋商精诚合作的100多年间,晋商强烈的外贸意识,以及敢与洋人做生意的胆识,极大地鼓舞了邹氏。下梅邹氏恪守的是“诚信经营,致富履义”的商德。据《邹氏家谱》载:“邹茂章偕壮游闽北、闽西产茶多区,而武夷七十二岩茗种尤甲天下。公与伯兄共治之,走粤东,通洋艘,闽茶赖以大行,品核精详,无二值,无欺隐,且不与市井较铢两。以故洋人多服之。洋人售公售制获异珍所至,辄信偿其利,由是家日饶裕,为闽巨室……”
由此,远在英国贵族手中华美的杯盏内,那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的红茶大都出自武夷山中这个祥和宁静的小村子,并持续了数百年。
下梅的兴衰皆因茗茶。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清政府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武夷茶只要顺闽江而下便可出关。于是,武夷山地区的茶市中心从下梅转移到了其他地区。盛极一时的下梅茶业从此慢慢走向衰落。
谁能想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一部《乔家大院》的热播,又让这个古村再一次喧嚣起来,只是这次迎来的客人不再是身着裘皮、手拿账本的晋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穿行于当溪两岸,流连在砖雕木构间的游客,因为镇子的历史早已浸透在了精巧的石雕古建中。
在下梅,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为一体,外观古朴,乡土气息浓郁,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群,900多米的人工运河横穿古村而过,沿河两岸建有凉亭阑、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展示了典型的闽北水乡风貌。游人漫步于下梅时,可见到当年的商店门楣还在,繁华时修建的码头旧址还在。街市楼亭中飘来的阵阵茶香、桨声灯影里的枕水人家、青石小桥畔的浣衣女、大红灯笼下的酒旗风,眼前一切仿如一幅中国山水画,随着历史的笔尖晕染开去……
今天,由邹氏茶商第二十九代传人邹水英女士创办的节节清茶业有限公司,秉承祖训“持义如崇山,杖信似介石”的经营理念,成为茶行业中“最佳茶文化品牌”,再现万里茶路新辉煌。
长时间没来看了 ~~ 今天没事来逛逛,看了一下,感觉相当的不错。 接到陌生电话请先说,“你好,找哪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