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之茶具与历史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而据考古发现,宜宾早在秦汉时期,已能烧制黑釉土陶茶盏。由此可见,茶具的起名与宜宾茶具的历史,几乎同时。 有史料记载,古时宜宾有“唐代分碗,宋代分汤”的点茶习尚,点茶是唐、宋时的一种煮茶方法。其具体操作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出茶汤。记载中,着重点出“唐代分碗”一句,可见唐代宜宾人饮茶时,对茶具的重视。 明清以后,茶具不仅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在我市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川产青花陶瓷盖碗茶具就曾大量出现。 而在民国时期的宜宾茶馆,“三件一壶”是必备不可或缺的,舞动的长嘴茶壶和平端的盖碗茶具即是最草根、最平民、最现实的茶艺表演。“三件”指的就是闭茶的盖、盛茶的碗和托碗的船。因“三件”易碎,故常见补碗师在茶馆里留连。茶器与生态 今年宜宾早茶节的主题为“早春早茶生态宜宾”。其实,与茶古来有约的宜宾人早就体会到了茶味中那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意境。在取材上,坐拥世界最大竹林——蜀南竹海的宜宾人,自然将青睐的目光投入这片翠绿的竹林,竹制茶具成为宜宾茶具的一大特色。 竹制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但是,竹制茶具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即便经过防水处理,长期使用后仍然会产生渗水的现象,所以,后来宜宾人又发明了竹编茶具,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竹子,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不易烫手,且富含艺术欣赏价值。 乐茶网是华南农业大学指定的茶艺培训基地,有专业的茶艺老师和品茶专家,为您呈现大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更有专业的茶艺培训,让您更了解茶,更多茶文化,敬请挂关注乐茶网。 呵呵,明白了 ding 支持 其实回帖算是一种没德德,所以我快成圣人了 今天无聊来逛逛 加油啊!!!!顶哦!!!!! 我的啦嘿嘿 严重支持!
页:
[1]
2